24小时咨询热线

067-78932357

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企业新闻 >

公安机关不予立案怎么办

发布日期:2023-09-04 00:00浏览次数:
本文摘要:笔者在为当事人提供咨询的历程中,多次遇到当事人询问自己去报案,可是公安机关不予立案怎么办的问题。在此,笔者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接待阅读!一、对于公安机关的立案法式,我们首先应当有一个相识。 (对该法式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检察本文第二部门)立案是指公安机关在接受案件后,通过审查或者初查有关质料,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卖力人批准,决议对接受的案件举行侦查的历程。立案是公安机关管理刑事案件的第一个环节。

开云app官方网站下载

笔者在为当事人提供咨询的历程中,多次遇到当事人询问自己去报案,可是公安机关不予立案怎么办的问题。在此,笔者整理了这方面的知识,接待阅读!一、对于公安机关的立案法式,我们首先应当有一个相识。

(对该法式不感兴趣的读者,可以直接检察本文第二部门)立案是指公安机关在接受案件后,通过审查或者初查有关质料,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卖力人批准,决议对接受的案件举行侦查的历程。立案是公安机关管理刑事案件的第一个环节。

从这个界说中可以总结出来,公安机关立案详细经由了受案、审查和决议是否立案三个环节。(一)受案受案是指公安机关对扭送、报案、控诉、举报或者违法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110报警服务台指令,行政执法机关或者其他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移送的刑事案件,举行接待、挂号和受理的历程,是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立案侦查或者对行政案件举行观察的前提。

1、受案规模公安机关的受案规模有许多种,其中与公民小我私家相关的有扭送、报案、控诉、举报或者违法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等方式。2、制作《询问笔录》凭据《公安机关管理刑事案件法式划定》(以下简称《法式划定》)第一百六十九条的划定,公安机关对于公民扭送、报案、控诉、举报或者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的,都应当立刻接受,问明情况,并制作笔录,经核对无误后,由扭送人、报案人、控诉人、举报人、投案人(以下简称“五种人”)签名、捺指印。

须要时,应当对接受历程录音录像。需要注意,公安机关有保障扭送人、报案人、控诉人、举报人及其近亲属宁静的义务。如果扭送人、报案人、控诉人、举报人不愿意公然自己的身份,公安机关应当为其守旧秘密,并在质料中注明。

3、接受证据凭据《法式划定》第一百七十条的划定,公安机关对“五种人”提供的有关证据质料等应当挂号,制作《接受证据质料清单》,由“五种人”签名,并妥善保管。须要时,应当照相或者录音录像。其中,《接受证据质料清单》一式三份,除“五种人”签名、注明接受时间外,还要加盖办案单元的公章,其中一份交给证据提交人。4、制作《受案挂号表》凭据《法式划定》第一百七十一条的划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时,应当制作《受案挂号表》和《受案回执》。

开云app官方网站下载

其中,《受案回执》要加盖办案单元的公章后,交扭送人、报案人、控诉人、举报人。扭送人、报案人、控诉人、举报人无法取得联系或者拒绝接受回执的,公安机关应当在回执中注明。(二)审查立案审查是指公安机关在接受案件后,凭据接受案件历程中获取的证据和信息,对案件是否切合刑事立案条件举行审查的历程。

《刑事诉讼法》第112条对审查的的要求是“迅速”,但没有划定明确的期限。详细审查期限的划定,疏散在《公安部关于革新完善受案立案制度的意见》(公通字[2015]32号)、《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划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理经济犯罪案件的若干划定》、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刑事立案监视有关问题的划定(试行)》的通知》(高检会〔2010〕5号)等执法法例之中。

针对差别情况,审查的期限纷歧样,下面枚举几种:1、行政案件受案审查期限原则上不凌驾24小时,疑难庞大案件受案审查期限不凌驾3日。2、刑事案件立案审查期限原则上不凌驾3日;涉嫌犯罪线索需要查证的,立案审查期限不凌驾7日;重大疑难庞大案件,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卖力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30日。3、公安机关接受涉嫌经济犯罪线索的报案、控诉、举报、自动投案后,应当立刻举行审查,并在七日以内决议是否立案;重大、疑难、庞大线索,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卖力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三十日;特别重大、疑难、庞大或者跨区域性的线索,经上一级公安机关卖力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再延长三十日。

开云app官方网站下载

  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统领或者书面通知立案的,应当在指定期限以内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通知立案的,应当在十五日以内立案侦查。(三)决议是否立案立案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公安机关认为有犯罪事实;二是到达刑事案件立案尺度;三是属于本单元统领。不予立案的条件有两种:一是没有犯罪事实;二是虽然有犯罪事实,但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

二、当事人认为公安机关应予立案却不予立案的,怎么办(一)不是所有报案人,公安机关都应当送达《不予立案通知书》。凭据刑事诉讼法第112条,以及《法式划定》第一百七十八条的相关划定,《不予立案通知书》不是发给一般报案人的,而是发给控诉人的。1、对有控诉人的案件,公安机关应当在3日内将《不予立案通知书》送达控诉人;2、对报案人、举报人、扭送人,公安机关应实时见告不予立案的决议,并没有划定要送达《不予立案通知书》。

控诉是指被害人及其法定署理人、近亲属向公安机关告密他人对被害人的人身或者产业权利实施了犯罪行为并要求依法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行为。与报案人、举报人相比力,控诉人是被害人及其法定署理人、近亲属,而且知晓详细的犯罪嫌疑人。

举报人是被害人及其法定署理人、近亲属以外的人,报案人虽然可以是被害人及其法定署理人、近亲属,但却不知道详细的犯罪嫌疑人。(二)公安机关应予立案却不予立案的,控诉人怎么办公安机关不立案,控诉人如果不平,可以申请复议,也可以直接向检察院申请立案监视。

这是执法对不立案救援途径的划定。实践中存在公安机关决议不予立案时仅仅是口头见告控诉人,而不是根据划定送达《不予立案通知书》,可是,人民检察院在受理立案监视申请时又要求申请人提交公安机关的《不予立案通知书》。作为控诉人,如果公安机关决议不予立案,又不送达《不予立案通知书》,控诉人应该怎么办?公安机关这种行为属于违法行为,针对此违法行为,有三种救援途径:一是向该公安机关的纪检监察部门举行举报、控诉;二是向该公安机关的上级公安机关举行举报、控诉;三是向检察院就公安机关不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举行举报、控诉,争取公安机关送达不予立案通知书,为检察院申请立案监视做准备。

在取得了《不予立案通知书》后,控诉人可以凭据《刑事诉讼法》第113条,向检察院申请立案监视。


本文关键词:公安机关,不予,立案,怎么办,笔者,开云app官方网站下载,在,为

本文来源:开云app官方网站下载-www.boxsss.com

XML地图 开云·APP(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下载安装